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四章雒阳之事(第1页)

许久没有孟宁之的消息,今忽然半道来投,有些出乎张虞的意料,但仔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

孟宁之身形短小,相貌丑陋,不受社会所包容,加之出身游侠,行为做事极端,一直饱受歧视。

且从孟宁之的说话的言语中,不难看出其言语莽撞、直接,很少为别人考虑。

近月以来,孟宁之父母双亡,生活又处处不如意,在这种情况下,孟宁之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愤懑。

故他投军是在百般无奈之下所为,渴望撕开通往向上跃迁的阻碍。

然从军的几个月经历,社会现实再次教训他。

若无张虞出手帮他两次,以他的自身情况,恐怕当下依旧是大头兵。

孟宁之不是傻子,今好不容易遇见有赏识他的人,他不想错失机会,他渴望成为人上人,渴望揉着美娇娘过日子,而不是连村妇都会嫌弃他的样貌。

在希望与绝望中,孟宁之大胆选择了希望。

即便他不知张虞具体为人如何,但他却明白当下唯有张虞赏识自己,一个能让自己有机会让跃迁阶级的贵人。

今在得知张虞将离开颍川,孟宁之将赏赐所的财物送于徐福,并趁着杜佑率部护送王允前往谯郡的途中,从军中逃了回来,在半道上等候张虞。

当然了,孟宁之这些事不说,但张虞也能感受到。

世间上没有人会轻易放弃东西,而将自己的前途押在一人身上,除非他觉得他能从这个人身上得到更多东西,其中包括理想、情绪、钱财、官职等价值物品。

张虞若是折服不了孟宁之的心,未来孟宁之也会离开张虞。

这便是君择臣,臣亦择君的逻辑道理。

在收了孟宁之后,张虞将他与族弟张茂山留下,作为自己在雒阳游学的左右手,而郝昭与什翼则奉命将骑卒带回参合坞。

同时,在入雒阳前,张虞担心族弟张茂山因姓名问题会受雒阳人歧视,为他取名为张丰,茂山则为其字。

张茂山出身贫寒,父亲早亡,母亲则就为他取名茂山。

若非张虞当初有意培养嫡系,张茂山估计还在边塞辛苦讨生活,做梦都不敢想自己能习经学武,并且有机会来到中原。

在虎牢关与参合骑分别,张虞与钟繇带着几名侍从,从虎牢关入京畿。

在经巩县、偃师、平县,走了两天多,这才至雒阳。

因黄巾尚未被镇压,雒阳警戒依旧森严,如张虞、钟繇自入京畿以来,多次遭遇官吏核查。

在途经洛水时,张虞也遇见离谱之事,他与钟繇准备过桥,但却被自称‘张让门人’的官吏拦下,索要过桥税费。

见在场官吏不少,为了不得罪‘张让门人’,张虞与钟繇不得不按人头缴纳过桥税。

过桥之后,张丰忍不住说道:“过桥需收钱,某还是第一次听闻。

如此乱收税费,当有横征暴敛之嫌,京畿高官众多,怎无人出面制止?”

钟繇冷笑了下,说道:“这些官吏懂得看人身份,凡有身份贵重需过桥者,自然免收税费。

像你我及商贾、百姓,如若过桥,官吏自然上前阻拦,巧立名目,索要税费。”

张丰摇头不语,他是第一次来雒阳,没想到刚来雒阳,这么离谱的杂税便收到他头上。

张虞不为所动,淡然说道:“就不知这些官吏所收杂税,能有多少可以交到陛下手上。

而又不知陛下会拨出多少钱,以补贴府库税收。”

“陛下还要与宦官分钱?”

张丰天真反问道。

“呵呵!”

张虞笑了笑,说道:“天下少有官吏不贪,陛下征收赋税,这些官吏若不能从中分得钱财,岂会甘心为国家尽力做事?”

说着,张虞微吐浊气,说道:“就怕这些官吏巧立名目收税,实则变相贪墨。”

钟繇瞧了眼张虞,暗感张虞不为吏员,竟了解基层赋税征收中的猫腻。

张丰叹息说道:“宦官乱政,莫非朝中无人敢上奏乎?”

“非无人不敢上奏,而是陛下听而不纳,任由宦官报复大臣,久而久之,朝中自无人敢上奏弹劾。”

钟繇无奈说道。

热门小说推荐
逍遥小贵婿

逍遥小贵婿

本书又名被退婚后,我诗仙身份曝光了。李辰安穿越至宁国成了被赶出家门的弃子!这身世实在有些悲剧三岁启蒙至十一岁尚不能背下三字经,后学武三年依旧不得其门!文不成武不就遂放弃,再经商,三年又血本无归。他就是街坊们口中的傻子,偏偏还遇见了狗血的退婚。面对如此开局,李辰安淡然一笑吟诵了一首词,不料却进入了贵人的眼,于是遇见了一些奇特的人和事,就此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路。若是问我的理想,我真的只是想开个小酒馆赚点银子逍遥的过这一辈子。若是问我而今的成就其实都是他们逼的。...

权宠下堂妃:神医狂妻很嚣张

权宠下堂妃:神医狂妻很嚣张

堂堂仙界医尊,一朝沦为将军府的痴呆傻女,受尽白眼的摄政王妃!庶妹暗算,夫君鄙夷,漫雪纷飞下,堂嫂更是害她一尸三命!重生归来,她记忆全复,一双素手,医死人肉白骨。两袖轻挥,整个京城为之颤抖。誓要让欺她辱她之人,付出惨痛代价!传说,她嫁给摄政王,是她八辈子修来的福气,殊不知人间我玩腻了,休书一封,从此我们再无瓜葛,我走我的阳光道,你只能走独木桥,要是越线,休怪我不客气!摄政王赶紧扶着自家的娇妻乖,别闹,小心动了胎气...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