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天,李克开始领着家人出门逛逛,领略一下90年的上海。
虽然妈妈和姐姐妹妹们一路逛的津津有味,看到什么都觉得新奇。
可是对于李克而言,眼前的一切实在难以让他提起什么精神。
不说日后繁华的外滩,和高楼林立的浦东新区。
这时候的上海,就连盘旋交错的立交桥都看不到一座。
1990的上海,还没有后世那样的满地高楼的繁华,这时候的上海还多以平矮楼房为主,偶有些比较奢华的建筑,也是租界时期殖民者们和国民党时期的权贵们遗留下来的。
别说日后那些如同钢铁森林般的摩天大楼,就是连上海的名片建筑——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都还没有开始兴建呢。
眼前的上海,看起来更像是后世某些七八线的小城市。
想到这,李克不得不感慨一句,中国真的是用十几年,就完成了欧美殖民国家几十甚至上百年才做到的成绩啊!
好在他的目的也不是纯粹为了逛街而来的,在家里的三个女人们叽叽喳喳,兴奋地议论着刚才哪个店门口挂着的衣服好看,哪个店门口摆着的小吃好香的时候,李克正用审视的目光查看着街道的治安状况和卫生环境。
一直逛到下午,一路来嘈乱的人群和糟糕的环境都没能让李克满意。
一直到一家人走到一处门口立着治安岗亭,被栏杆围墙拦住的大厦面前。
“嗯?这个时候上海就已经有摩天大楼了?而且还是商品房?”
李克站在围墙边树立的一人高昭示牌前,仔细阅读起来。
“嘿,外购房,有意思!”
李克眯了眯眼,心中暗笑。
外购房,是上海九零年代一个特殊的产物。
1990年,上海政府为了发展政策,吸纳资金,于是在向上头申请之后,由地方政府牵头,由国内外的房地产公司开发建设,土地以批租的形式出售,兴建起了一批主要面对华侨、外籍人士和港澳台人士的商品房。
这些房子在户型、建筑用料甚至在小区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宣称与国际接轨。
房子里不但连空调、厨具、对讲机等等在当时中国都算少见的厨卫用具都是进口,甚至连房间里一块普通的花砖都来自国外!
而且,这些房子只能使用外币购买,不接受人民币交易!
同年,位于虹桥的锦明大厦竣工,开始对外销售。
这是上海建成的第一幢外销商品房。
短短4天时间,144套住宅便被海外人士抢购一空。
那一年,上海的外销房批准预售量为22.2万平方米,次年又猛增至262万平方米,几乎都是当时上海最好的地段!
“外销房”
这个字眼随之进入上海人的视野,成为“高端洋气上档次”
的代名词。
而外销房集中的古北新区,甚至在1995年甚至被评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
之一。
...
凡尘一世难过百,皓首穷经只为仙。国破天倾颜未改,人间正道萦于怀。顾担一觉醒来,竟成太医院医士。只要治病救人,便能得寿元馈赠。世事纵有万般险恶,他只是想长生不老。浮云流转,沧海桑田。三十年前结识的狱中豪杰,百年后称为人间圣贤。三百年前放养的长寿老龟,再见时已化擎天之柱。一千年前点拨的一根灵草,竟冲上云霄斩灭星辰。时间会成为最好的答案,而他,始终屹立在答案的最终页。...
她是21世纪的小神童,穿越到盛世天朝,落入无法救赎的黑暗。他是生杀予夺心狠手辣的王,一道圣旨,天朝臣子可尽情享用罪臣之女夜夜被送去不同的府邸,三个月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