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晴雯忙上前招呼:“周大娘好,你怎么来了。”
这中年妇人正是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平时只管王夫人的一应内事。
她男人管着宁国府庄子的地租银钱,两夫妻都算府上有体面的老人。
晴雯忙把周瑞家和那丫鬟领入房里,又殷勤招呼着她坐。
贾琮明白晴雯乖巧,知道自己一贯在东路院,不认得这周瑞家的,这是在特意提醒自己。
便朗朗说道:“周大娘好,我身上有伤,不便起身见礼,还请周大娘不要见怪。”
周瑞家早听说了贾琮的事,知道他从小在东路院过窘迫,又一贯被大老爷和大太太苛责打骂。
本以为这样境地长大的孩子,受多了委屈不平,免不了要带些阴私戾气。
可亲眼见了,却发现他眼神温润,言谈从容,轩朗大度,没有半点冷僻乖张之气。
那等处境中养大的孩子,居然一点没长歪,心中也是称奇。
也怪不得二老爷怎么看中他,看着的确是个不一般的孩子。
“琮哥儿快别这么外道了,如今你到了西府,都是一家人了,往后有吃用不足的,尽管打发丫头来找我。”
“那我就先谢谢周大娘了。”
即便贾琮现在受伤下不来床,还是坐着给周瑞家的正经行了礼。
这人可是王夫人的心腹,这大宅门里到处是筛子,做戏也要做全套,免得给人挑了毛病去。
周瑞家的见他不亢不卑,又谦逊守礼,心里也暗自点头。
“太太说琮哥儿房里只有晴雯一个丫头,哥儿将来还要读书进学,里外事情可不少,怕你不够使。
把柳家的五儿打发到你屋里做丫鬟,另外还有三二个粗使丫头,等哥儿搬了新院子再带去。”
贾琮一脸动容:“太太真是慈爱,贾琮感激不尽,实在无以为报,求大娘回去一定帮我和太太致谢。
等我稍微好些,就过去给太太磕头。”
本来领一個丫鬟过来,只是小事,本不用周瑞家这样的出面,她也是王夫人指了她来的。
虽话没说到明处,但周瑞家的跟了王夫人一辈子,岂有不明白的。
不过贾琮在东路院被打了半死,竟有些否极泰来,不仅贾母怕出事将他放在西府养,外面又有人张罗让他去书院读书。
王夫人心中便有了些意思,也想看看他久苦得意之后,是个什么形状,能看出些真正心性,心里也有个计较准备。
周瑞家的是见多了场面的世故人,见贾琮这番言语诚挚,确像出自真心。
想是他自小被苛责惯了,只要有人待他稍好些,便感激涕零,这也是常理,方才带着审视的心思便放了下来。
“五儿,别楞着啊,过来见过你三爷,以后好生用心伺候。”
贾琮见周瑞家身后走出一个丫头,比晴雯大几岁,身条出落得苗条婀娜,眸含秋水,容颜隽美,带着股娇弱的秀气。
向着贾琮福身见礼:“五儿,见过三爷。”
柳五儿,贾琮对这个名字还是熟悉的,虽然在原先的时间线中,柳五儿只是昙花一现的人物。
书中对她虽寥寥几处的笔墨,却十分不俗,称她虽是厨役之女,却生得人物与平、袭、鸳、紫相类。
本书又名被退婚后,我诗仙身份曝光了。李辰安穿越至宁国成了被赶出家门的弃子!这身世实在有些悲剧三岁启蒙至十一岁尚不能背下三字经,后学武三年依旧不得其门!文不成武不就遂放弃,再经商,三年又血本无归。他就是街坊们口中的傻子,偏偏还遇见了狗血的退婚。面对如此开局,李辰安淡然一笑吟诵了一首词,不料却进入了贵人的眼,于是遇见了一些奇特的人和事,就此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路。若是问我的理想,我真的只是想开个小酒馆赚点银子逍遥的过这一辈子。若是问我而今的成就其实都是他们逼的。...
堂堂仙界医尊,一朝沦为将军府的痴呆傻女,受尽白眼的摄政王妃!庶妹暗算,夫君鄙夷,漫雪纷飞下,堂嫂更是害她一尸三命!重生归来,她记忆全复,一双素手,医死人肉白骨。两袖轻挥,整个京城为之颤抖。誓要让欺她辱她之人,付出惨痛代价!传说,她嫁给摄政王,是她八辈子修来的福气,殊不知人间我玩腻了,休书一封,从此我们再无瓜葛,我走我的阳光道,你只能走独木桥,要是越线,休怪我不客气!摄政王赶紧扶着自家的娇妻乖,别闹,小心动了胎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