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章(第1页)

第8章碧梧初出(三)

考场里果然只有八人,按照排好的座位落座后,卓思衡略看一眼,周家公子也在,其余孩子似乎都是差不多年岁,自己倒是岁数最长个子最高的那个。

按照规矩,本州的提举学事司大人只管州解试与科试出题,其余皆由学录一级官员监堂分卷,卓思衡拿到后略一看,便当即胸有成竹提笔书写作答。

期间学录和学监象征性在几个孩子周围转转,他们并不太在意,这种秋闱前的小考在朔州有的年份根本没一人报考,偶尔有,也基本都是此地外放任职的官员子弟为做考练参加。

太宗朝曾体恤外放官员子弟各处应考奔波辛苦,又因科试尤以稚龄居多,便准许在任职之地参加科试,而他们将来的解试却都是要回原籍考的,自然过与不过都与本地学官干系不大,四处走转便已是职责所到了。

更何况这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考试,一个时辰后,便开始陆续有人交卷。

周家公子交卷最早,老学录心想果然是诗书之家出来的孩子,他看着周通判大人的小儿子将卷纸双手送入交卷处,朝诸位官吏一一行礼后才退出去,更是心道大家大户出身,果然礼仪周全。

大多能在如此偏僻州郡考科试的都是官吏与乡宦人家,开蒙早又有专门先生教,这样的题目实在不够看,或许只是为了提前感受一下考场氛围。

但即便是小考试也有规矩,科试虽然不用移纸誊录那么严格,可也是要糊上名字的,在此之前监堂官不许碰卷,他闲来无事便四处打量,却看见了卓思衡。

这孩子的年级考科试是大了不少,看衣着也出身穷苦,那日来递家状和保单时他正犯困,只看了保单是宁朔郡杏山乡的,便知他是从军屯小村出身,虽说长相的确不凡,看起来也像个读书知礼的,但出身在这里,想来也无甚可表,只是习得几个字读过两行四五,上不得台面。

此时这个名为卓思衡的孩子便正在微微蹙起眉目,一笔未写,只盯着卷子,大概是实在答不出来。

老学录微微摇了摇头。

又待一个时辰,有两人离场后,卓思衡才起身交卷。

许是挨不下去,早交早了罢了。

老学录在卓思衡按规矩朝自己行礼时并不特意表示,只半眯着眼,略微点头,示意可以离场。

卓思衡出来时正是中午太阳最浓热之际。

虽说朔州居北,然而六月正午的阳光也颇有些不饶人的脾气,闪闪的光晃得他眼睛略有些花,回头看了眼重新关门的考场,摇头暗想自己喜欢答完检查的毛病还是改不了,从前是现在也是,其实科举讲究落笔成文,卓衍说过,他省试时差点没答完时策,便是因为从草稿往试卷誊写时抄串了行,不过好在答题快,最终紧赶慢赶时间还够。

果然这种小考和真正科举还是不同的,自解试开始,考场便不再是这般大屋单座,而是在单人号房内独自答题,即便有科试经验其实也用不上。

他出来时,卓衍竟还在外面站着,只是找了个棵树荫,故而没有被热晒得很狼狈,他看见儿子若有所思出来,忙迎上去接过提篮,想开口问考得如何,又怕问多孩子焦虑,只能说道:“饿没饿?找个面摊先用午饭吧。”

卓思衡猜出他神色背后的缘由,又是感动又是想笑,果然可怜天下父母心,父亲这种自己金殿对策尚能二甲前列的国家级优秀科举考生,轮到自己儿子考个全是小题的科试都手脚不知往哪放。

当真是慈父之心。

他心中温暖,笑着说道:“爹,题都是您教过的,孩儿都记得很牢,不会有问题的。”

不知怎么,他就很想逗逗自己这个老爹,又道,“今后解试来这里考可不是一上午就能出来的,爹要不要找村头李木匠打个床榻搬来在这儿等我?”

卓衍听到孩子这样说便全然放心,笑着拍打他两下后背:“你慈衡小妹就是和你学坏了,就爱拿你爹开乐子。

看你尚能说笑,便知道必然无恙。

不过解试可不是在州里考,而是要去宁兴府的云中城去考。”

卓思衡有些诧异,不是说解试要在本州本籍考么?怎么跑到宁兴府去了?

大巍朝疆域甚广开历代之最,太【】祖皇帝便在建国伊始先将天下三分为北中南三个地理区域,中京府帝京乃是皇朝都城所在,而为保南北吏政与民安,在北方设宁兴府云中又谓北都城,在南方设江南府建业又谓南都城。

宁兴府地处北镇五冲要地,北守延和军治监与西胜关要塞,南通京宁运河直抵皇朝心脏,西接慕、戎二州有达乌梁的互市与官道,东濒麟州本朝龙兴之地,可谓天下通衢更兼险要。

这可是北方第一大城,他去那里考解试?

“我朝有规定,二三郡邑小州若是地广人稀,每年应科人数不满百,便办文牒去临州解试,然而北方四州每次开科应试的人数加起来都不到一百人,索性太宗时期便下诏,这四个州都无需浪费物力财力单独建自己的贡院,一齐到宁兴府取试。”

卓衍给儿子解释,“到那时你便可得见真正大城气象了。”

卓家父子正在交流璀璨未来的时候,科试场内的卷子已都交纳糊封完毕,卷不过八张,又都是几乎有标准答案的试题,朔州学正一人片刻便能批阅完毕,学录只在一旁看着,心想不知哪张是周家小公子的。

谁知这时,提举朔州学事司的刘溯刘大人却走了进阅堂,众人连忙起身朝上峰行礼。

刘溯看上去比屋里所有人都年轻,不过三十岁上下,面白少须,然而大家皆知,刘大人来这里外放不是他年轻有为,而是得益于他旧日于朝内的恩师佟铎。

佟铎致仕前曾官拜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赐集贤馆大学士,致仕后皇上恩荣有加,又加封了太子少傅。

其曾主管吏部时便对时任翰林院校书的刘溯颇为欣赏,多有提携。

本来从翰林院出来后刘溯外放到朔州该是当个郡内的通判,然而他却径直做了朔州学事司的学正,三年后原任擢升提举。

他来这里实属意外,科试是无需他这个学事司老大照应的,不过刘溯做官从来颇为认真,不愿给恩师丢人,又听说今年本州考科试的孩子居然有八个,创了朔州建州以来的历史新高,于是特来巡视一番。

热门小说推荐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穿越为嬴政亲弟的嬴成蟜,本想在皇兄羽翼下体验下纨绔生活。从没想与嬴政争皇位,他是个惫懒性子,当皇帝哪有当皇弟来的快活?他只想当个坐看庭前花开花落,淡望天上云卷云舒的咸鱼。可当大侄子嬴扶苏被贬上...

不辞春山

不辞春山

卫蓁娇媚动人,出生名门,是长安城一朵不可攀折的娇花。婚事在即,她即将嫁与年轻的太子。太子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无人不道这是一桩好亲事。卫蓁却做了一个的梦原来自己不过是一个话本中的人物,太子另有所爱,娶她别有所求,她的存在只是那二人爱恋的阻拦。最后太子登基,迎娶白月光入宫,卫蓁则成了冷宫废后,早早香消玉殒。话本到这里结束,可梦里一切都在延续。不久王朝更迭,一位少年将军起兵谋逆,攻入皇城,冒天下之大不韪。他入宫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杀了皇帝,娶了卫蓁的牌位。从梦里醒来后,卫蓁出屋,望着自家后院那位时常来找阿弟一同练武的俊美少年,微微出神。祁宴出生高贵,意气风发,鲜衣怒马,是全长安城最耀眼的存在。若无意外,他会如他的父辈祖辈一样,一生戎马沙场,保家卫国。直到那一日,他如往常来友人家做客。春日的微风荡漾,竹帘摇晃,玉佩碰撞声响起。少年转首,看到帘下一道亭亭玉立的倩影走出。春光明灭,女郎冷清美艳,一惯是不喜言笑。却在看到他后,唇角露出了一丝甜润的笑意,极致的明媚。十七岁肆意张扬的少年将军,轻轻愣住,平静回以一笑,耳后却涌起一层淡淡的薄红。他心中有一场春风化成的疾风骤雨,为她摇晃。此后无论春日秋时,都将逆流而上追逐她。那一日,他动了春心。祁宴向来做事光明磊落,直到那日,决心谋划得到那个有未婚夫的冷情女郎。...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