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章 活着的祖宗 2(第1页)

在文渊阁的八年半中间,北方边防没有生重大事件,也是申时行引以自豪的政绩。

其实当时危机并未消失,只是依靠他处理得当,才未酿成大变。

159年,本朝的一员副总兵李联芳在甘肃、青海交界的地方陷于蒙古军队的埋伏,力战身亡。

北京的文官大部分主张应当兴兵讨伐。

这时候万历皇帝已很少在公开的场合之下露面,由于这一重大事件,他破例举行早朝,朝罢以后继续和各位大学士讨论对付的办法。

万历同意多数廷臣的意见,认为应当采取强硬态度,然而申时行则持有不同见解。

申时行的看法是这样的:5年前,北方蒙古各部落在俺答的号召下组织成一个同盟,势力所及,东西连亘两千里,与本朝军队屡屡作战,杀伤军民不计其数。

到了157-1571年冬天,俺答改变宗旨,愿意约束各部不再犯边,而以赏赐给他的津贴和互市的权利作为交换条件。

廷臣讨论之后鉴于和平的局面对本朝有利,所以接受了他的提议,还封俺答为顺义王,其他部落领也分别给予不同的名义。

俺答对这修好的条约忠实履行不渝。

他去世以后,儿子黄吉台尚能维持现状,到了孙子扯力克,就已经没有约束各部落的能力,全蒙同盟名存实亡。

在甘肃、青海间活动的卜失兔和火落赤两部,尤其不受节制,经常向西南方向骚扰。

一旦被质问他们就声称是“抢番”

,即抢劫这一带的回、藏诸部,而并非侵犯天朝。

这种做法使他们既保持了赏赐和互市的利益,又保持了行动的自由。

159年,本朝的一个被称为“方大醉”

的下级军官,听到军士报称蒙古骑兵侵掠边境,他就单人独马冲到出事的地方。

蒙古人准备答话,此人乃一介武夫,一言不,举刀就砍。

蒙古人在退走时拔箭射中了这位莽汉,致使他第二天创身死。

于是军中群情激愤,坚决要为他报仇。

洮泯副总兵李联芳追逐敌军,遇伏阵亡。

报告送到北京,议论就哄然而起,大都主张停止互市,出兵作战。

顺义王扯力克也作了战争的准备,渡过黄河,即将陷洮河,入临巩。

情势如箭在弦上,一触即。

然而在申时行看来,情况并非没有缓和的可能。

他不能相信扯力克已经下定了全面战争的决心,因为他的同盟并不团结,并不是每个部落都愿意放弃互市的利益而与本朝作战。

如果和平的希望没有断绝就决心接受全面战争,这不能说是明智的办法。

边境上生这样的事件,确实暴露了本朝的弱点,增加了蒙古人的野心。

但补救的办法不在于动战争而在于巩固内部的力量。

如果边防军的空额都已补足,各边镇的仓库充实,以游牧民族耳目之灵通,他们是断乎不敢轻易挑衅的。

如果边防的情况依然故我而本朝与蒙古人贸然交兵,纵使在局部地区取得胜利,这联绵几千里的边防线,终归是要被对方冲破的。

说到底,即使本朝的军队获捷一百次,也不能宣布占领了大沙漠;而对方取得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则可以使本朝彻底垮台。

这一次处理边境危机的经过,更清楚地阐释了我们帝国的特质,从此中看出:军事机构受文官控制不是没有理由的。

边防需要作出全面计划和长久打算,动员的程度则既不可过低也不可过高。

一般说来,全国的情况有千差万别,不容许中枢凡事过问。

因之皇帝的领导多少带有抽象性,应当集中全力鼓舞臣工,而不必在每时每事上加以处处干预。

然则在紧要关头,皇帝左右全局决定和战的领导力量,却又千万不能等闲视之。

就在这燥热的159年夏天,申时行因为有了万历皇帝的支持,终于避免了一场以国运为赌注的战争。

热门小说推荐
玄学崽崽五岁半,这家没我都得散

玄学崽崽五岁半,这家没我都得散

简介隐世家族谢家少主谢安遭人背叛不幸殒命,同一时间,柴房里被饿死的小姑娘睁开了眼,眼里锋芒毕露。她重生归来势必要将背叛她谋害她的人挫骨扬灰,夺回属于她的一切。不过在那之前,她要先替小姑娘完成遗愿,找到她的亲生父母。可没想到,小姑娘的亲生母亲竟是是黑红界的顶流,并且负债三亿。母债女偿,五岁的小豆丁只能靠一身过硬的玄学本领算命赚钱。可算着算着成了京圈最炙手可热的大师。不仅她的总裁爹找上门来,就连昔日的仇人也争相求她算命。谢安见此灿然一笑钱留下,命也是。...

芙蓉帐暖:皇妃不要逃

芙蓉帐暖:皇妃不要逃

她是21世纪的小神童,穿越到盛世天朝,落入无法救赎的黑暗。他是生杀予夺心狠手辣的王,一道圣旨,天朝臣子可尽情享用罪臣之女夜夜被送去不同的府邸,三个月后,...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