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7章 五如六十一东岱(第3页)

这个念头在方重勇脑子里来回的旋转跳跃。

因为缺氧无法克服,所以唐军对阵吐蕃,有一条明显的“地理等高线”

海拔上来了,唐军就打不过吐蕃士兵了,这是无法克服的。

这一条,便注定了大唐对阵吐蕃,只能等待对方国内大乱,否则,就算偶有大胜,吐蕃人最后还是会卷土重来的。

郑叔清要上位,就不能把重点搞错了。

捞钱是手段,保障河西战事的后勤,才是目的。

方重勇提笔在纸上写下了一行字:

军备无法自产。

这是河西走廊局势当中最大的缺陷与软肋。

制造军备所需的木料、冶金、锻料,那边都无法提供。

原因很简单,生态环境无法承受。

事实上,河西走廊的经济因为生态环境的限制,作出了很多让步。

这个问题,也是长安的问题。

因为生态环境的限制,唐代开元年间,长安城内并没有大规模的武器生产基地,主要靠外地调运。

武器装备最初储备在太极宫东墙下的武库内。

军备不能吃不能穿,在国家安定的情况下,不必安排在首都附近占用自然资源。

中枢机构“军器监”

负责管理武备的生产和调度。

牛仙客在河西干得好,很多人包括张九龄在内,都认为他不过是个出色的“库房管理员”

而已。

这种看法虽然有歧视的成分,却也不能说完全没道理。

起码,军备无法自产,就让他这个地方大员的含金量逊色许多了。

方重勇在纸上继续写道:官府运力,应全力保障军备中的耗材,如弓弩箭矢等物,持续输入凉州,其余则可以暂缓。

这条跟郑叔清的职权关系不大,但肯定可以为他当户部侍郎加分。

方重勇又在纸上继续写道:

河西之绢帛,缺印染、混纺之高端技艺,仅有白絹可与西域胡商互通有无,但市价低廉,远不如粟特锦。

粟特锦者,中国之丝绢,波斯织造而成,售价不菲,畅销长安。

未来可在河西凉州甘州等地,推广安西都护府地域常见的高昌,以织物代替白丝绢。

民富则国强,河西子民必定拼死效力。

写到这里,方重勇心中一阵感慨。

租庸调制度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在河西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也是为什么河西走廊的丝织业被战火破坏后,便永远没有再恢复的原因之一。

因为它是唐代不合理的经济制度扭曲下的产物,一旦这个外力不存在了,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自然会将其扑灭。

租庸调这种制度,随着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深化,已经越来越不堪重负了。

租庸调要求农户织布,而丝绸制品作为“硬通货”

热门小说推荐
定不负相思意

定不负相思意

传闻名门之家华氏有个貌丑口吃的五小姐,爹不疼娘不爱,这还不算,偏偏家族为她指婚的对象还是个渣男,大婚当日,新郎逃婚和三线女明星滚床单弄的满城皆知。本该遭人嘲笑的她,婚宴上玉手一指,给自己抓了个临时替补,完美逆袭。世人这才惊讶,原来五小姐不仅相貌倾城,而且妙语连珠,天资聪慧。隐匿多年,锋芒毕露,天才降世亮瞎世人眼。只是万万没想到,临时替补的新郎竟是个大麻烦。从此华笙夜夜被欺负,某人终于忍无可忍大骂江流,你个王八蛋,说好了是形婚的?江总一脸无辜回道,没错啊,我一直在身体力行的维持这段婚姻,简称行婚!...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