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0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1页)

第40章风起于青萍之末

就在李隆基一日杀三子之后,就在方重勇无辜下狱“体验生活”

之际,朝中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去年的时候(开元二十四年),吐蕃野心膨胀,居然西击勃律(克什米尔东部拉达克地区),妄图截断丝绸之路。

这里是扼守印度次大陆、中亚细亚和青藏高原西部和西北部地区之间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之一。

勃律地区本身是崇山峻岭,物产不值得大唐与吐蕃去争夺,但它却是丝绸之路上的一段关键道路。

勃律若被吐蕃完全控制,则安西四镇便会暴露在吐蕃的兵锋之下!

挨揍了,勃律自然要遣使来大唐告急求援。

大唐不得不出面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如果放任吐蕃乱来的话,下一步就是跟吐蕃去争夺安西四镇了。

丝绸之路彻底断绝,对于大唐来说,是一件不可容忍,不能接受的事情!

鉴于已经跟吐蕃保持了多年和平,双方相安无事。

于是李隆基只是派出使者出使吐蕃,令其罢兵。

但吐蕃国内的政治环境已然改变,也改变了对外政策,由保守转为进攻,根本就不奉诏,悍然攻破勃律国。

李隆基恼怒至极,只是鉴于国内形势,暂且隐忍不发。

值得一提的是,吐蕃虽然国力强盛,但对外政策与对外探索的模式却非常愚蠢笨拙,经常干那种拿一百块钱的成本却只有十块钱收益的事情。

它对于破坏别国利益很在行,但对于最大程度获取自身利益,则不怎么上心。

经常在无脑打人和无脑被打的状态中相互切换。

简单来说,就是吐蕃自身强劲的实力,并没有很有效的转化为壮大自身的渠道。

其外交政策的运用水平远不如突厥。

而最近,河西节度使崔希逸的侍官孙诲入朝奏事,举报崔希逸与吐蕃边将乞力徐媾和,并斩白驹为盟,让唐国与吐蕃在河西接壤的地区撤去了守捉戍堡,形成了边境接壤地区非军事化的局面。

因此,孙诲向朝廷献策,可以趁此机会,从河西(凉州)出兵,攻打吐蕃,一雪前耻!

虽然这并不能直接夺回勃律,但却可以极大牵制吐蕃的军力,减轻安西四镇的军事压力。

这个事情刚刚被拿到朝堂上讨论,然后各路朝臣又吵成了一团。

以右相张九龄与左相李林甫的意见为代表,朝臣们也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

张九龄认为现在朝廷支出已经到了很恐怖的地步,尤其是长安地区的官僚及吏员规模,堪称前无古人!

前两年的时候(也就是开元二十一年),当时朝廷就在李林甫的主持下,对这方面做过相关统计:

长安官员数量达到了一万七千六百八十六人,其他从属官员更是多达五万七千四百一十六人。

而且因为门荫及科举选拔,还有许多有了官员资格,但还没有授官的人。

这些人加上皇族、官员子弟,以及各式各样的仆人、供养人等等,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脱离农业生产且需要供养的群体。

保守估计,起码二十万人以上!

现在四年过去了,官员数量只多不少!

这么多人,每年都会消耗掉大量的中央财政,消耗大量运往长安的粮草和物资,这些几乎已经让中央财政到了崩溃的边缘。

这个时候居然有人提议去打吐蕃,到底是怎么想的?

钱呢?谁来出?

谁坚持现在要出兵打吐蕃的,先站出来跟老夫对喷五百个回合再说!

而李林甫的意见则更直接:不打吐蕃,大唐通往西域的路就要断了。

这条路断了,朝廷连胡商的商税关税都收不上来,损失何止万亿?

长安城内那些来往西域的商队啊,西市里面琳琅满目的西域货物啊,还有与之相关的,数额庞大且损耗极小的税收啊,全部都要消失不见!

没人可以承担这种损失。

反正现在长安的民生情况,朝廷养官养兵的情况就那么一回事,这么多年过去也没出什么乱子,而且一时半会也不可能有什么改变。

热门小说推荐
重塑千禧年代

重塑千禧年代

千禧年,领导们正喊着GDP的口号,老板们还以带着秘书为荣,草莽们则猫在时代的浪潮里刀光剑影。方卓重回2000年。十年后,一群风投私募联合起来气势汹汹的闯入集团总部,对惊愕的方卓恳...

重生后在偏执大佬怀里撒野

重生后在偏执大佬怀里撒野

复仇+马甲爽文+高甜互宠重生后,时九念看着面前帅得让人昏厥的老公,咽口唾沫,她上辈子是有多瞎,放着这么绝绝子的老公不要,偏信渣男贱女,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这一世,她捡起美貌和智商,开启虐渣渣和抱大腿的道路!只是,一不小心,居然成为了大佬!马甲多多!后台多多!某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组织谁敢惹我家老大,我去把人射成窟窿!某传言非常不合的四大家族谁敢欺负我们的小团宠,大炮轰了他!某神秘顶级世家恭迎大小姐归来!极致妖孽的男人勾唇一笑,揽住小女人的腰介绍一下,这是我...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