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十三章 结构之上(第2页)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第二个月,协作体内部因为服务积分权重分配问题产生分歧。

原本的统一标准在遇到不同服务模式后出现偏差,导致个别服务员出现积分下降甚至失去晋升资格。

协作体协调小组提出新的积分计算模型,加入“服务情感满意度权重”

作为调节因子。

模型本身没有问题,但触发了内部争议:

有成员说这在破坏共识公平,有人说这是因地制宜。

意见没有统一,最终采取了秦风曾经提出过的一种方式:短期并行运行、双模型对比、结果数据倒推机制。

三周后,平台分析模型运行结果发现新模型用户满意率提升六个百分点,投诉率下降三点四,服务员满意度增加明显。

协作体投票一致通过采用新模型,并建议总部考虑是否推向全网。

总部回复:

“本制度仅在本结构体内继续运行,是否推广由全体节点表决。”

与此同时,东岭联合体也在试行另一种结构方案。

他们不是内部制度整合,而是“结构体内制度自由化”

每个节点可以保留原制度,协作体只提供资源协助与节点间问题调解,不干涉制度运行。

这种模式灵活但缺乏约束,第一季度服务协作频率高,但第二季度就出现了协调空白期,一度导致跨点协作中断。

总部提出警告,要求限期完成制度整合,否则撤销结构体运行权限。

东岭最终选择进行部分制度接轨,但保留原制度框架,形成“半结构统一模型”

秦风在平台写了一段话:

“制度不是为了整齐划一,而是为了看见差异之后还能一起走。”

“结构的目的是支撑,而不是主导。”

“如果我们终将面对无数种制度并行,那么我们要做的是保留最基本的价值一致,而不是永远试图统一手段。”

到了第三季度,组织内已有七个协作体上线运行,占全部节点的百分之二十二。

平台设立“结构体评分模型”

,从运行效率、制度演化能力、问题调节能力、节点稳定率、服务用户反馈五项打分,动态发布排名。

这个评分机制并不影响组织地位,但成为了激励创新的核心指标。

服务员、协调员、制度小组都开始关注结构体评分,作为改进方向和绩效参考。

组织第一次真正走进了“制度不再集中、结构多样并行”

的治理模型。

秦风成为了制度平台的守门人,而不再是制度制定者。

他更多时间花在听各地结构体代表发言、看数据报表、调解突发矛盾,而不再写流程。

但他从未感到自己在被架空。

他说:“这正是我要的。

不是我替大家定制度,而是制度能自己长出来。

那才叫组织。”

热门小说推荐
高武:我有一个合成栏

高武:我有一个合成栏

苏宇穿越,突然得到了一个合成栏,世间万物,均可合成!无论是什么东西,落在苏宇的手中,都能变成稀世珍宝!在苏宇手中,只要物品足够,菜刀都能变成屠龙宝刀。普通的白纸合成出了鸿蒙金卷。普通的衣服合成出了飘渺仙衣。普通的气血丹合成出了九转金丹。任何物品,在合成栏下,都能变成无数人趋之若鹜的宝贝!...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