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曾经一起在评论区相识、靠兴趣和热爱支撑下来的小透明,如今一个已经迈出了职业化的步伐,另一个,也许也能重新开始了。
她指尖停顿了几秒,回了句:【我想想。
】
但她知道——这一次,她是真的在认真考虑。
这个网站的运作模式颇为成熟,编辑不仅是简单的联络人,更像是画手背后的“经纪人”
。
他们会根据作者的风格和特长,量身定制发展路线,提供选题建议、节奏把控,甚至会参与分镜梳理和读者反馈的整理。
画手们只需要专注于创作,至于版权、推广、出版等一系列琐碎又复杂的事务,都可以放心交由编辑打理。
因此,圈内流传着一句话——“一个成功的画手背后,一定有一个懂她的好编辑。”
他们是彼此的依靠,也是彼此的成就。
当然,真正优秀的编辑精力有限,不可能海量签人。
网站的漫画事业部分为好几个小组,每个组配备十多位编辑,而每位编辑手下的作者数量不一。
其中,新人编辑往往签得最多,他们希望在茫茫人海中挖掘出潜力股,哪怕签几十个,只要带出一两个有影响力的,就算成功;
而老编辑则更为谨慎,通常不会主动出手,除非遇到真正让他们眼前一亮的作品或作者。
李垚的编辑“默”
,就是这样一位资历深厚、风格稳重的老编辑。
这个名字在圈内不算陌生,颜初柠也曾在业内访谈或论坛中看到过他的名字。
她低调、少言,不常在公共平台露脸,但几部火爆作品的幕后都有她的影子。
李垚当初并不是一出道就被“默”
看中。
她前前后后画了两部短篇,成绩中规中矩。
谁知在某次征稿评审后,默主动联系了她,问她有没有兴趣与他长期合作。
【她说我故事里有股‘倔劲’,是那种即便一开始不够完美,但能一直画到最后的作者。
】
李垚对颜初柠感慨,【听她这么一说,我当时真的差点哭出来。
】
颜初柠默默看着聊天记录,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那些看似幸运的机会,背后都是一次次的坚持和一次次没放弃。
和李垚聊完之后,颜初柠也重新坐回了自己的画桌前,投入到工作状态中。
她先把脑海中早已构思过的大纲又梳理了一遍,理清时间线和情节走向后,开始着手绘制新作品的分镜。
构图、镜头语言、节奏把控……每一个小细节,她都不急不躁地推敲着。
等一切都就绪,她才提起笔开始勾线。
其实今天原本是她留给自己放空休息的日子。
但想到李垚那句“可以内推”
,想到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她又有些坐不住了。
——新的作品必须尽快拿得出手,否则机会只会白白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