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我只是抱怨了句,你怎么能联想到那个事情上的?你平日里看的不是圣贤书吗?为何会知晓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傅寒洲自知失言,他摸了摸鼻子,岔开话题:“娘子,昨日的五百两加急军报,你还记得吧?”
虞昭正了正脸色:“记得,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嗯,北狄王欲要派使臣来西京城议和。”
傅寒洲不错眼珠地看着虞昭。
“确定是来议和?”
虞昭第一反应就是假消息,北狄国既无天灾又无人祸,北狄王没理由来西京城议和。
“不确定,但西京城里到处都在传,传的有鼻子有眼的,保不齐就是皇宫故意宣扬的。”
傅寒洲列举了实例来验证此消息是真的,比如长公主特意命小厮来送口信,让他无论如何要劝虞昭不可冲动行事。
两国邦交不斩来使是潜规则,长公主怕虞昭冲动之下将北狄使臣杀得一个不留。
其次,东宫那边也传来消息,是武安郡王的贴身小厮亲至定国公府,奉上和好的礼物。
虞昭没把李景沅送来的赔礼当回事儿,她非常庄重地警告傅寒洲:“李景沅不是什么好东西,你少跟他来往。”
与此同时,东宫里扎马步的李景沅忽觉鼻子一痒,大大地打了个喷嚏。
禁足时间一到期,李景沅便迫不及待地出东宫,前往勤政殿求见天顺帝。
“皇祖父,我想出宫跟虞昭赔不是。”
天顺帝搁下御笔,抬头吩咐太监总管:“武安郡王要去定国公府,之前准备的养神药材一并带上。”
李景沅正打算带着丰厚赏赐去找虞昭,却被天顺帝一句话搞得垂头丧气:“北狄使臣将在七日后抵达,武安你早去早回,回宫后协助太子处理使臣接待的一应事宜。”
“皇祖父,我……”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天顺帝一句话堵住李景沅的话头,目送着他垂头丧气离去的背影。
待李景沅走远,天顺帝哼笑道:“臭小子头脑聪慧,却整日游手好闲。
朕不压着他,他动都不动一下。”
一旁的太监总管不敢接话茬。
天顺帝早早立了太子,可随着其他皇子成长起来,太子与武安郡王仍免不了被卷入夺嫡斗争。
龙椅就一张,却有十几个人虎视眈眈,随时准备着把太子拉下来。
此次北狄王以议和为名派出使臣,必将在西京城掀起波澜,届时徽国的夺嫡斗争会愈发白热化。
太监总管只想好生伺候天顺帝,不愿掺和太子与皇子们的夺嫡斗争。
天顺帝说这话也没指望得到其他人的认可,他也不需要。
上回分别时闹了不愉快,李景沅在定国公府门口踟蹰不前,他心里怵虞昭,尤其担心虞昭记恨他到不顾儿时情分,直接给他吃闭门羹。
虞昭真能干出这种让李景沅下不来台的事情。
郑铭恩的出现永远都是那么凑巧,巧到让虞昭怀疑他是不是跟李景沅有什么了不得的关系。
晚秋出来迎接郑铭恩,发现李景沅的专属马车停在门口,她没法装作看不到,只得硬着头皮去请李景沅。
虞昭不讲先来后到那一套,她本就没打算见李景沅,晾着他不管,接待郑铭恩。
郑铭恩得到虞昭亲笔书写并签字画押的举荐信,他珍而重之地将之放入贴在心口的口袋里:
“此令牌是有人托我交给小姐,那人蒙着脸,我不知晓对方的底细。
但我娘幼时曾教导我认定国公府的令牌。”
虞昭多次询问郑铭恩托他送令牌的人有何显著特征,问了足足十六次才勉强凑齐那人的大致轮廓。
她绞尽脑汁也没能把这人跟她记忆中的人对上。
她很失望,整个人都提不起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