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二十八、与父亲的和解
田嬛恩回到了川蜀,第一站便是暖暖孤儿院。
这里承载着她太多的回忆,踏入孤儿院的那一刻,往昔的点点滴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院长妈妈一看到田嬛恩,眼中满是惊喜与慈爱,两人就像许久未见的母女,紧紧相拥。
随后,她们坐在温馨的房间里,院长妈妈打开了话匣子,讲述着田嬛恩小时候的趣事。
那些被田嬛恩遗忘在时光角落的片段,在院长妈妈的描述下,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院长妈妈还兴致勃勃地说起这些年从孤儿院走出去的孩子们,他们在世界各个领域发光发热。
在交谈中,院长妈妈对川蜀这些年的变化也了如指掌,言语间满是感慨。
田嬛恩听着听着,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过去的这些年,她一直觉得自己在孤儿院只是个短暂停留的过客,因为待的时间不长,又曾那般不懂事,惹人厌烦,便认为不会有人记得她。
可她万万没想到,院长妈妈对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关怀备至,清楚地记得每个人的事情,还时刻留意着外出孩子们的动态。
更让田嬛恩敬佩的是,院长妈妈为了这些孤儿,放弃了自己组建家庭、生儿育女的机会,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孤儿院,用无尽的爱与耐心守护、教导着每一个孩子。
田嬛恩在孤儿院仅仅待了三年,那时她年纪尚小,能记得她的人寥寥无几,只有院长妈妈对她的印象格外深刻。
初到孤儿院的田嬛恩,带着城市小市民的娇惯,看什么都不顺眼,吃什么都挑剔,哭闹着不愿意住多人宿舍。
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她,不愿和她一起玩耍。
是院长妈妈始终耐心地陪伴在她身边,为了让她懂得生活的不易,学会脚踏实地做人,院长妈妈还特意带她去贫苦的地方体验生活。
那段经历,如同一束光,照亮了田嬛恩此后的人生道路,让她彻底改变。
如果没有院长妈妈,她或许永远都无法摆脱过去的自己,开启新的人生。
回忆结束,田嬛恩紧紧拉着院长妈妈的手,眼中满是愧疚,请求院长妈妈原谅自己曾经的无知。
她还信誓旦旦地保证,以后每年都会回来看望院长妈妈。
院长妈妈轻轻抚摸着她的手,温柔地安慰道:“傻孩子,妈妈怎么会生你的气呢?妈妈只希望你们都能过得幸福,不走弯路,做个踏实的人。
这里永远是你们的家,家门随时为你们敞开。”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田嬛恩住在孤儿院,给孩子们上了几堂课。
课堂上,她和孩子们分享着外面的世界,谈论现在,畅想着未来。
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和对未来的憧憬,让田嬛恩越发思念自己的亲生父母。
原本打算处理完所有事情再去看望父母的她,此刻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思念,决定立刻前往。
第二日,田嬛恩换乘了好几趟车,才抵达父母的墓地。
此时正值深冬,寒风如刀子般刮在脸上,冷得刺骨。
墓地里冷冷清清,除了几个忙碌的工作人员,再无他人。
奇怪的是,田嬛恩出门时还是阳光明媚,可一到墓地,天空便阴沉了下来。
走在这条透着丝丝阴气的山路上,田嬛恩心里不禁有些发怵。
走着走着,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一两户人家,她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加快脚步向前走去。
曾经,田嬛恩对家里的两块墓地充满疑惑,她问过田守护:“咱们家当时那么穷,怎么买得起两块这么高档的墓地?”
田守护告诉她,母亲去世时,父亲用最后的积蓄买下了这两块墓地。
父亲生前深爱着母亲,大概是想着自己走后能与母亲相伴。
可田嬛恩心里始终有个结,父亲既然有钱买墓地,为何却没钱养育她,让她吃了那么多苦?这个心结一直横亘在她心中,所以之前她从未独自一人来墓地看望父母,每次都是田守护和田去病陪着。
这次因为田去病出了车祸,她才鼓起勇气独自前来。
然而,儿时父母对她百般呵护、无比溺爱的场景,又让她对父母恨不起来。
即便心中有怨,每隔一段时间,她还是会来看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