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沈建元等人到了木家堡后白露就遇上了工人罢工这事儿,这些天都在忙,是白晨和白霜帮着安置他们。
白晨原本想把他们安排进厂的,但沈建元在知道厂里的招工制度后便拒绝了:“我们是亲人更要帮露露守好规章制度,既然有考试制度就去考,考不过就去种植基地,这种药材的活计不比在家轻松?”
他是长辈,这样说了其他小辈也不好说什么,他们都拎得清。
白露兄妹带他们过来,给他们提供了房子,还准备了衣服被褥、够吃几个月的粮食,这已经优待照顾了。
白晨和白露急着要去上学,聂城一家也要跟着去京城一趟,白晨便请了木月黑子他们照应沈家人。
第一次考试的成绩非常不理想,沈家大部分人都留在了种植基地,不过就像沈建元说的,在种植基地也比在家强几倍。
云华才从学校里找了个成绩好的学生,私下给他们补课,沈家人心里感激,干起活来更努力了。
等白露这边忙完的时候,沈家人已经熟悉了周围的环境,有了何北平这个社牛,他们很快认识了周围的邻居和工友,完全融入了木家堡。
亲人们这样努力,白露也高兴,任由他们发展。
不过考虑到何北平的亲和力及砍价能力,恰好北平这次考试是几人里最好的,过了厂里的及格线,白露把她分到了销售部,让她跟着学习。
阮为民的事情虽然给厂里带来了波折,但也不全是坏的影响。
沈家人和退役军人的到来,让厂里的员工们意识到一件事:他们并不是不可替代的,制药厂的福利好,有大把人愿意背井离乡的过来,而他们能进厂确实就像白露说的,是因为知青的身份。
而提起知青的身份,就不由想起遍布在祖国大江南北其他知青的遭遇,她们能拥有现在的一切,不过是因为他们运气好,刚好和白露在一个地方下乡。
尤其是老知青们,他们惊觉,这才多少年,他们竟然已经忘记了白露来之前的日子。
回想之前的沉默和心里的嘀咕,不识好歹,人心不足,说得不就是他们吗?
愧疚弥补也好,害怕被放弃也好,厂里再次卷起来,加班的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都比之前提高了不少。
而新进来的战士们看着老员工这么卷,他们可曾经是军人啊,哪能输给群众,这群人卷起来那真是不得了,效率杠杠的上去了。
林市来的沈建元他们一看周围的人像打了鸡血撕的工作,作为亲人,他们可不能给白露丢面子,也跟着卷起来。
这一卷就卷到了三中全会结束,改革开放的浪潮袭来。
这个时候的木家堡,白露和木月正领着人和老虎在峡谷收完黑玉草。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峡谷里但凡能生长黑玉草的地方都种满了黑玉草,又因为黑玉草用量小效用大,所以木家堡制药厂现在不仅不缺黑玉草,仓库里还有大批炮制好的存货。
止血药和虎杖液不需要再抠抠搜搜,但白露并没有大肆销售。
对于民间出售,白露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购买流程,每一位购买者都需要留下个人信息,一个月购买两支药以上需要提供赤脚医生的签名方子,三支以上则只能到医院,医生根据病情来开药。
但在军区这边,制药厂则保证了前线的药物充足。
如今白露仓库里的粮食布匹等生活物资早就偷渡出来完了,仓库里全是黑玉草的种子和根茎。
木月他们都知道白露藏了大量的种子,但是白露不说藏在哪里,他们也不会问,只是私下猜测白露是不是在山里弄了一个仓库,只有她和老虎知道。
而木家堡的药材基地,也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东门这边,从制药厂新厂区到牛宝山的所有山林,都种满了药材。
因为其他地方每年都有大批药材卖过来,导致药材过甚,木家堡这边,凡是能多年生的药材,白露便不再采摘。
在踏雪接管了西门后山林之后,白露也没有放过西面山林的发展,如今这一片到种植黑玉草的峡谷之间的山林,大片大片都是五年以上的三七、重楼、天麻。
单论这些药材的价值,木家堡比整个姚县还要富裕。
清明后,在鲁丽华和钟平带着种植基地的员工们移栽完今年需要补种的药材后,包产到户分田地的浪潮终于在全国席卷开来,各地的大队都在开会,队里开、公社开,商讨大队接下来要走的路程。
眼看时机到了,白露给张成达发了一封邀请,请他亲自到木家堡来一趟。
张成达带着警卫员跟着运输药品的车辆低调的到了木家堡,白露把黄文明也请了进来,张成达这边还没和银花奶奶续完旧,便被白露带着进了峡谷。
张成达如今六十多岁,去年刚刚晋升上将军衔,黄文明早就可以升职了,但是随着前些年木家堡制药厂的止血婲药和虎杖液等药流通全国所有军区之后,中央那边便给他下达了命令,让他继续留在姚县,所以他的级别升了又升,却还是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