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木家堡到底是太远了,上面如果有人盯上,总会有各种借口,白露如今想做的,就是把这些借口给堵上。
现在全国人民的娱乐活动也就是看看电影,逛逛公园,这个暂时不用考虑,木家堡上山打野比这快乐多了,员工们兴致非常高。
但他们有收入也要有支出才行,这样才能行成良性循环。
紫菀的后勤在白露的建议下做了改变,厂里进行了一次内招,招了几个厨艺好的进去,食堂新增了一个窗口,可以点餐。
这就起到了国营饭店的作用。
且木家堡的养殖场虽然还没办起来,但是白露和其他几个大队进行了商议,每个月都会购买羊和猪还有腊肉,完美的解决了肉食单一的问题。
一旦这个名义上的供销社,实际上的小卖部开起来,白露淘来的东西和泽兰出产的衣服,木匠租做的家具和其他一些东西也能放进去,购物也能满足。
瓦窑厂那边大几十号男人成天兢兢业业的干活,大半年过去,原本就不高的小土丘已经挖出很大的一块平地,加上旁边原有的荒地,木月原本想拿来种粮食的,但白露想拿来建篮球场和排球场,再做一些木质的健身工具,员工们也有了休闲娱乐的地方。
当初之所以在那里建造瓦窑厂便是因为那边有荒地,平地周围的小山丘也不大,挖泥巴把这些山丘挖了,木家堡如果想往外发展,这一片也是可以的。
现在寨子里在修围墙,等围墙完全修好之后,白露打算把东门到南门的那条沿河路继续修下去,围绕着整个寨子的围墙都修一圈,再叫木匠们打几马车,做成后世景区车那种三排座,每排能坐三个人的。
这车不仅可以等路修通后作为搭载大家进城的工具,还能在厂区供大家乘坐。
在改革开放之前,白露心里的理想园区就是这样子的。
如果都按照她设想中的来,那些领导要是强硬的想让木家堡搬迁而拿到管理权,单是这些辅助设施就够他们头疼。
既然做不到有辅助设施,那又凭什么让通了山路和水路的木家堡制药厂搬迁?而只要不搬迁,制药厂在大队的集体财产上,上面就不能越过大队直接管理,只能收税。
这就是国有工厂和村集体自营工厂的区别。
“供销社的老杜最近沾你的光风光了几次,这件事他本人问题不大,我把他叫来咱们合计合计,既然决定了就尽早确定下来。”
白露的想法黄文明知道,站在县长的角度,他自然希望木家堡制药厂能划归到县里来。
但是他知道,这不可能,别人不清楚他还能不明白吗?制药厂的核心药方,都掌握在白氏兄妹手里呢。
如果太强硬的弄过来,到时候人家撂挑子不干了,还能严刑逼供不成?他们是公职人员,可不是强盗。
但黄文明明白这个道理,不代表市里州里的人也明白,尤其是,比起姚县政府的团结,市里是有人互相别苗头的。
“您这边要是同意,那供销社那边肯定没问题。”
白露不打无准备的仗,之前和供销社接触几次,她也卖了杜高几次好,隐约跟对方说过这件事。
不设立分部,只是增加一个代销点,只要县里批了,杜高那边是有权限同意这件事的。
这种事批的时候麻烦,可一旦批了,但凡有人想找麻烦撤了,就是和木家堡撕破脸,也要掂量掂量疗养院里的老人家和木家堡的大客户们。
县里的领导齐心协力想做一件事,速度快得很,十天过去,供销社木家堡代销点边成立了,白露在外厂这边找了间房子作为供销社的店面,表面嘴花花其实办事沉稳的楚席江被调过来负责这事儿,手下管着八个售货员。
由于路还没有修通,第一批货物是靠骡子驮进来的。
这是姚县唯一一个进入大队的供销社代销点,木月兴奋的同时也憋了一口气,队里的骡子们都上阵,足足去了三趟,不仅普通的货物,连三转一响都搞回来了一套,就是想来个开门红。
供销社开张的第一天就挤满了人,需要票的东西卖得少,白露解决了大家的粮食问题,但是票据这东西实在没办法,分到农村大队的本来就少,知青们就更少了。
如今有不少知青都忙着网兔子,晒干货,寄回去家里换票呢。
甚至还有些家里宽裕的知青,主动找到了那些被家里苛刻,东西寄回去有去无回的知青,帮他们交换票据,达到双赢的效果。
但是那些不要票的高价品,比如糖,烟,酒和泽兰放过来的衣服却是卖得飞快。
毕竟年轻人嘛,不管什么时代,总是喜欢新颖东西的。
惊雷炸响,当雨季姗姗来迟的时候,木家堡的修路大队终于和牛宝山那边汇聚到一起,这预示着,这条路终于修通了。
云省的雨季大部分时间是半天太阳半天雨,挑了个晴朗的下午,白露请了黄文明,杜主任,陈局长一行人,简单的搞了一个剪彩仪式,木家堡正式进入通路时代。
作者有话说:
最近家里人生病,要每天去输液两次,有点忙。
第94章我想留住这些房子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木家堡这条命名为木姚公路的山路修成,富裕的不仅仅是木家堡的村民,其他大队的村第一时间就享受到了它带来的好处。
雨季地里的活计少,整个云省,十分之九的人在这个季节都沉迷在捡菌子的快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