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千钧一发之际,河面飘来画舫,崔澄玲倚着阑干轻笑:“义兄好大威风,连我备给慈安寺的功德粮都要抢?”
关平怔怔望着她手中度牒。
那上面竟盖着崔玄的宝印。
崔兆脸色铁青地退开,他这才发现每袋“麸糠”
里都掺着三成白米,正好卡在崔家可容忍的底线。
“娘子怎么算准他会来?”
“他贪墨的船租少了五成,总得找由头补窟窿。”
崔澄玲将度牒丢进香炉,“多亏父亲书房那尊西洋钟。”
齿轮转数记着各房把柄,谁也逃不出父亲的棋局。
关平在祠堂找到崔澄玲时,她正跪在列祖牌位前烧账册。
火光映出她颈间紫痕,那是周媛溪用翡翠禁步砸的。
“为什么帮我?”
他嗓音发涩。
“你想听什么答案?”
崔澄玲没抬眼看关平的脸色。
“是因为爱慕你想博你眼球,又或是看你蜉蝣撼树可笑,心中竟生了丝怜悯!”
关平想起回春堂抱着孩子求医的妇人,想起跪求赈灾粮抱着死婴的妇人,想起一次又一次崔澄玲手腕上的新伤。
艰难开口道:“你想让我以身相许吗?可是我没什么能给你的。”
崔澄玲这话惊的抬眼看他,抬手摸了摸他的额头是不是发烧烧的昏了头,两人离得很近。
看着关平的喉结上下滚动,祠堂的烛光打在二人脸上。
崔澄玲想亲上去,被关平面色一红用手挡住结巴的说道:“这是……祠堂你……你大逆不道!”
“我干的哪件事不是大逆不道?”
这么破坏气愤给崔澄玲逗笑了,用手轻轻的捏了捏关平的脸,太消瘦了只捏其点皮,好在是好看的。
“抱一下总行了吧?”
崔澄玲张开手说道。
每到初一十五,两人相约去慈安寺拜佛祈福。
白日只要有借口出门崔澄玲都会往回春堂跑,为他带来搜罗各种书籍。
到了夜晚她会偷溜出门陪他温书,为他研磨。
两人都细心维护这刚萌芽的青涩感情。
体验了春伞观雨桥、互送信物、一起肆无忌惮的高谈阔论,宛如是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
是见过对方狼狈、野心、丑陋的一面。
渡过短暂两小无猜的时光,可惜好景不长。
春闱放榜那夜,崔澄玲在回春堂后门拦住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