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宋培风接着说:「长平之战起初的参战双方是王翦和廉颇,双方都是赫赫有名的将领,僵持之下谁也奈何不了谁,更换将领后更是顶级对决,谁先耐不住谁就输了。
」
朱挽宁:「这种时候其实就比谁耗得下去,很明显,赵国已经输了,耗又耗不过,只能主动出击,失败是必然的结局。
只是对上的是人屠,四十万大军,国内养不起,没有多馀的土地,又不能放虎归山,不然等几年又来,你当闹着玩呢?只能就地坑杀。
」
宋培风:「所以长平之战看似是偶然,实际上每一个结果都是由现实导致的,最后惨烈的结局也只是必然罢了。
」
徐珩恍然,又莫名有点不爽他俩这一唱一和的姿态,「看来二位也是熟读兵书了?」
朱挽宁和宋培风异口同声道:「纸上谈兵耳。
」
说罢又相视一笑。
这下太子彻底脸黑了,挡在朱挽宁面前指着宋培风:「你给我出去!
」
青年脸上带着如沐春风的笑意,颇为正经地一礼,「微臣告退。
」
朱挽宁看着那人颀长的身姿走出文华殿,耸耸肩,转头看向一旁不停窃窃私语的其他编撰,「下一个是谁?」
众官员:「......」
一刻钟后,朱挽宁被众编撰恭恭敬敬地「请」了出去。
她看着文华殿的大门在她离开后迅速关上,连官员在外侍立的规矩都不顾了,不由有些纳闷地问维心:「我很讨人厌吗?」
维心忍着笑,温声安慰她:「哪里,是殿下太厉害了,他们自知说不过,又不愿丢脸,这才将殿下赶出来的。
」
朱挽宁指出她的疏漏:「你都觉得我是被赶出来的!
」
维心笑了笑,还没说话,便听一道熟悉的声音插进来:「殿下风采惊人,他们甘拜下风,所以才不愿殿下在讲学现场的。
」
朱挽宁回头一看,「呀,宋培风,你还没走?」
文华殿前干净整洁,不远处有红彤彤的石榴花热闹而低调地开着,阳光洒落,回眸一笑的少女坐在轮椅上,背脊挺直,眼睛中有令人难以抗拒的光芒。
宋培风眸中有惊艳一闪而过,他折身行了礼,「微臣猜测公主可能也在文华殿待不久,便在此等了一下。
」
朱挽宁嘴角抽了一下:「你直说看出来我会被赶出来不行吗?」
宋培风低低地笑了一声,「公主对很多事见解独到,是一等一的奇女子,是他们鱼目不识珠,公主可莫要与他们计较。
」
朱挽宁有点心虚:「倒也不是我见解独到......」主要是后世历史爱好者们不断地研究历史,提出与传统观念不同的论据,她看得多了,自然也被同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