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章(第3页)

在记注官的笔下,这位大长公主性情安虚,出尘脱俗,赵濯灵自然是不信的,见了真人后更是如此。

大概是未婚未育的缘故,她虽然年近四十,容貌稍减,神态却仍如少女一般,双目清亮有神,说话语气也与一般妇人不同,每句话的尾音都有轻快的上扬。

“先帝在时,我就听闻你的大名,不对,先帝还是太子时,我就知道你了。

赵濯灵放下饮子,笑道:“几分虚名,不值一提。

“我虽然深居昭德观,却常与文人词臣往来,这些年没少从他们那里听得你的事情,你的诗文丶小说和戏本子,我都看过。

赵濯灵微诧,还没答话,却听她继续道:“我不通诗书,但你写的戏文歌舞,我很是喜欢,还去教坊看过宋都知的演出,可惜她如今远离京城,再也听不到那么美的歌声了。

“都是些陈言滥语,难登大雅之堂,仙姑不嫌污眼就好。

“怎么是陈言滥语呢?你是第一个写戏文的人,之后,不少人跟着仿写呢。

信阳这番赞赏,赵濯灵半信半疑,她听说过信阳大长公主不善读书,对琴棋书画略知一二,与其姐濮阳大长公主截然相反。

偏偏那些进京寻出路的大文人爱来这儿下名帖,试图走大长公主的捷径,以结交朝中贵人,朝臣中也有上赶着来示好的。

所以这个昭德观,算是一处低调的热闹之所,正如它的外观,外面灰头土脸,里面别有洞天。

雕梁画栋,宽绰静雅,帏绣成栊,相比道观,更像贵族豪宅。

聊了半天,从正堂移至后堂,却只字不提召见的缘由。

信阳不说,赵濯灵也不敢问,但越是如此,她心里越不安。

眼见着天色渐暗,烛灯初上,常无忧指挥仆人上饭,食案上很快摆满了珍馐美酒。

“这是我所藏郢酒,今日与女史同饮。

赵濯灵一听好酒,精神一振,笑意亲挚几分,朝上座颔首道谢。

信阳性子活泼,又是京城社交场合的名人,以道士身份行走宫城内外,只要她愿意,场面永远冷不下来。

不知不觉间,二人已经饮过几巡。

信阳不住劝饮,幸亏赵濯灵酒量极好,否则早就大醉。

她双颊微热,主动举起酒盏说:“某解官离京前,有幸结识仙姑,是某的福分。

说完一饮而尽,“某酒力不济,若喝多了,恐在仙姑面前无状,还望仙姑见谅。

这是拒绝再喝的意思了。

“无妨,”信阳转向赵濯灵身后的侍女,“去给女史取一碗饮子来。

(.)

:||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