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鸳鸯湖畔,花灯如昼,箫鼓喧闹,人影参差。
游湖的男女双对成行,勾勒出长长的街。
小贩们早就抢占好了摊位,攒糖人、剪红纸、画小像、卖胭脂的一路排到画舫码头。
毕竟,昏了头的情人眼里只有彼此,从不细看价钱。
湖上漂着些雕花的画舫,船尾摇橹的人嗓音洪亮地唱着当地小曲儿,此起彼伏。
紧挨着湖畔的几棵绿柳,是专糊孔明灯的摊子,挂着个“今日售罄”
的招牌,客人们远远见着,都掉头走了。
除了摊主老陶,摊前只有一个元宝髻、樱草色衣裙的姑娘。
“陶叔,你这摊子位置不行。
下回找那画舫码头的东家聊聊,每艘画舫薄利饶两个孔明灯,每日的出货便有了保障,才好腾出心力玩点儿新的花样。”
老陶耷拉着眼皮:
“丫头,你包了我这摊子三天,今日都元夕了。
你要等的人他还不来吗?”
姑娘笑嘻嘻:“今天等不到,明天我还包你这摊子!”
“咳咳,天涯何处无芳草,可别吊死在一棵树上啊。”
姑娘爽朗地大笑:
“他看到了,一定会来的!”
夜月东风,湖上光暖,却无一盏天灯。
孤高的天界上尊换了身文士布袍,混进熙攘的人潮里,像个穷且益坚的书院先生。
一百多年未下界,鸳鸯湖畔早已变了颜色。
天衢扯过最近的一人:
“请问,何处能燃放孔明灯?”
对方笑道:
“今日元夕,南街老陶那里一定可以放。
公子……可认得路么?”
他摇了摇头。
“恰好顺路,我引公子走一段吧。”
逆人流而下,拐过一条巷口,天衢看见了糊孔明灯的摊子,还有摊子前那元宝髻的姑娘。
姑娘举着根毛笔,一脚踩着柳树根,倾着身子在一排孔明灯上写写画画。
前头几个还规矩地写着字,后头几个画风逐渐狂野,什么“老木头”
、“臭冰灯”
、“青萝卜”
纷纷出炉。
天衢停在了原地。
……她果然在此处。
“公子,你不是要放孔明灯么?”
...
本书又名被退婚后,我诗仙身份曝光了。李辰安穿越至宁国成了被赶出家门的弃子!这身世实在有些悲剧三岁启蒙至十一岁尚不能背下三字经,后学武三年依旧不得其门!文不成武不就遂放弃,再经商,三年又血本无归。他就是街坊们口中的傻子,偏偏还遇见了狗血的退婚。面对如此开局,李辰安淡然一笑吟诵了一首词,不料却进入了贵人的眼,于是遇见了一些奇特的人和事,就此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路。若是问我的理想,我真的只是想开个小酒馆赚点银子逍遥的过这一辈子。若是问我而今的成就其实都是他们逼的。...
...
...
一个浩大的仙侠世界,光怪陆离,神秘无尽。热血似火山沸腾,激情若瀚海汹涌,欲望如深渊无止境登天路,一切敢挡在前面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