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沉默片刻后,电话内传来了老上级的声音:“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们去吧!”
这话等于是给陈局吃了定心丸。
既然道路不同,那就没有必要强行走在一块了。
老上级又叮嘱:“盾构机是国之重器,既要做好宣传工作,又要注意保密。”
挂掉电话,陈局挠挠头:“既要,又要这该怎么搞?”
没办法,摇人吧!
就这样,李爱国正在跟铁道兵的同志们喝酒庆祝隧道的贯通,就接到陈局又返回了工地的通知。
陈局从兜里摸出根烟,递给李爱国,把跟上级领导的通话内容粗略讲了一遍。
“铁龙.这个名字好听极了。”
别的不说,老上级的气势是一般人不能比拟的。
李爱国十分佩服老上级的高瞻远瞩:“盾构机这种东西瞒是瞒不住的,这么着,陈局,咱们可以跟上次一样做好伪装,只要把油管电路都隐藏好,就算是再有能耐的人,也看不出端倪。”
“诶,你别说,这个办法好。”
陈局猛地一拍手,立马喊来工程局的同志,用油毡布把盾构机盖了起来。
李爱国又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疏忽,这才叮嘱气象局的章队长严禁任何人靠近盾构机。
“爱国,刚才外面有人找你,说是什么期刊社的编辑,被我们拦在了外面。”
得知消息后,李爱国见没有别的工作,便快步来到了小西山工地外面。
此时《连环画报》的刘云山编辑已经在道路旁蹲了将近三个小时。
“火车司机同志,你总算是出来了。”
见李爱国走过来,刘云山揉了揉酸疼的小腿站起身迎过来。
“刘编辑,您今天怎么过来了?”
“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您,这一期的《连环画报》大卖了,破了国内连环画的销量记录。”
刘云山先是祝贺了李爱国,随后把稿费涨到二十块钱一副的消息讲了出来。
“二十块钱.刘编辑,你等着哈。”
李爱国转身跑回工地,片刻之后,再次回来的时候,手里拿了二十张手稿。
“这是下一期的稿件。”
看着厚厚一摞手稿,刘云山觉得总编的担心是多余的。
面前这家伙就是个小财迷,哪可能会干出断更那种没皮燕子的事儿呢!
“火车司机同志,这些手稿没什么问题的将会在下一期期刊上刊登出来,咱们这次可能要创造一个奇迹了。”
刘云山拿过手稿,简单检查一遍,立刻意识到了这些手稿的质量全都达到了一流水平。
“那就有劳你了。”
此时已经接近下班时间,李爱国还记挂着老婆孩子热炕头,把手稿的出版工作拜托给了刘云山后,便骑着自行车晃晃悠悠的回了四合院。
建工局的周新科总工是在中午得知隧道已经贯穿。
他当时就带人来到小西山工地,想要进去参观检查,却被拦下了。
一直等到晚上八点钟才接到陈局的电话。
“什么?明天上午我们建工局的技术队伍能够进入隧道检查,哎吆,老陈,你这么做就对了嘛,咱们还是要实事求是的。”
周新科嘴上很热乎,放下电话后,心中却充满了疑惑。
按照奥斯托洛夫斯基教授的说法,就算李爱国搞出了盾构机,也没有办法在如此复杂的地质环境下,完成隧道贯通工作。
一个夏日的雨夜,本以为是一段奇缘,不曾想却惹上了一身麻烦,更可怕的是,竟然落入了一个精心打造的圈套,让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没根基,没靠山,没人脉,没资源,一个农村走出来的打工者,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巅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