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38章 永乐大典的正确使用方法(第2页)

只有将科技与科举绑定,才能真正推动科技的发展进步。

徐阶苦叹道:“侯爷,改动科举……可是会动摇根本啊!”

严嵩、李本高度赞同,一脸严峻之色。

朱厚熜清楚李青的尿性,也隐约感觉得出李青此举的正确性、必要性,倒是没有否定,只是道:“既然你说一直都是你在折中,那你就再折一折吧,你不折,这件事就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千余年来形成的制度,不容挑战!”

“他们不行,朕不行,你也不行!”

朱厚熜提醒道,“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候,火候……”

李青默然,叹道:“那就这样,将科技发明创造,纳入科举的一部分,被录用的学子不参与政治,却享受同官员一样的待遇,有官职,可晋升……”

闻言,三学士面色缓和许多。

朱厚熜微微点头,道:“总得有个方向吧?”

“蒸汽的发展与应用,数学,医学,冶铁,以及……其他。”

李青说道,“这个其他主要指,提升生产力的工具器械与理论,只要满足,都可算在其中。”

李青说,“考试内容分两项,一是理论,二是理论下的成品。”

顿了下,又道:“如若理论逻辑自洽,且十分超前,但短期做不出来,也可酌情录用!”

严嵩微微皱眉,叹道:“难啊,从上到下都是白纸一张,人没办法创造闻所未闻之物,都是基于现有的基础上,去精进,去创新,侯爷主张虽妙,可……如何行之有效的运转起来呢?”

李青轻轻吐出四个字——“永乐大典!”

君臣一怔。

李青说道:“自先秦至明初,几乎所有的文化知识,都被永乐大典囊括在内,永乐大典可不只有诗词歌赋,其中,术数之学,医学,器具制造……都是可用来充作科技进步的基石,从中摘抄出来,作范本,作课本,来传播教学……”

君臣诧然,可细一思量,的确具有可行性。

“这些可以让翰林院、国子监去做。”

李青说道,“分门别类之后,下放地方,从县学、府学开始试点推行,之后,可加入官办学塾课目。”

科技创新根本不是一蹴而就之事,从零到一的过程,需要漫长的时间去学习、沉淀、积累,才能得到爆发。

,!

可之前百姓连字都不认识,谈何去发展科技制造?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

洪武朝处在破而后立初期,只能在恢复生产的大方向上发展;永乐朝的发展重点在开源、维稳,征伐漠北是维稳,疏通运河是开源,开海通商是开源,征伐安南也是开源……源是开了,可也透支了大明太多的财富,以至于仁宣两朝都在还债。

时至正统朝,主少国疑,权力基本盘不稳,只能先稳权力架构,之后朱祁镇又御驾亲征……再之后,景泰朝、成化朝、弘治朝、正德朝……都有各自要处理的问题,其余时间也没闲着,比如:稳定宝钞信用、积累国家资本……期间,还伴随着大明人口急速飙升……李青一直憋着,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其实,现在搞都有些着急了,收归草原、普及教育、收取西域,以及收取西域之后的经营……积累了这么多年的国家资本,在这么多大事同时进行,以及天灾不断的情况下,也显得不富裕起来。

可李青不想等了,也不敢等了。

朱厚熜够顶,不仅镇得住场子,也能把事情办好,后继之君……难说。

“我知道近些年来的财政状况……不太好,可有些事不得不做。”

李青说道,“百余年的积累,日子总算好起来了,可我们不能只一味的享受,而不去考虑未来不是?”

徐阶苦闷道:“侯爷说的句句在理,可是否操之过急了呢?”

“操之过急?”

李青轻叹道,“你们可知……我都忍耐了百余年啊。”

“可一下子全赶在嘉靖朝进行,总归是……太吃力了啊。”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