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03章不散的筵席人有重逢时。
……
陆杨生完孩子第二天,谢岩就去崔家见师父,恢复了从前的日常,半天在崔家,半天在自家。
师父想给他上课,他就听着,不上课,他就陪师父下下棋。
他很不舍得,想着崔大哥和崔二哥都在京城,便试探着问师父要不要上京城去。
他师父拒绝了,只说老了,走不动了。
谢岩是能给他解闷的,所以又疑惑,为什么当时要劝他今年应考,而不是再等三年。
他师父的回答依然是老了。
说老了,累了,再久就教不动了。
他以后会在翰林院熬资历,崔老先生让他随便抓个大学士请教。
又说他是三元及第,不算年岁,都足够瞩目,圣宠来得快,让他不要怕。
“刚开始,就写写文书,干点清贵的差事。
你在翰林院熬不了太多年,以后找机会去礼部,办些讲规矩的事,少些麻烦。”
谢岩听着眼圈都红了。
这一天,师徒俩的棋子捏手里,落子无章法,都在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
他听来了很多朝堂之事,对六部的职责划分有了了解。
前途正大的,就先翰林,再六部,封大学士,再占一部堂官的名头,可以入阁,做个辅佐之臣。
前途偏一点的,可以到处混一混,然后再回翰林院,看能不能熬到院长,这个官职不高,名声不显,却是极为清贵极为重要的职位。
国子监不建议去,大多都是权贵之子,他应付不来。
如果不计较前程,还可以走更偏门的路子,去当史官。
三元及第的状元,走史官的路子,是极偏门的。
若非犯错、主动调任,很难担任。
谢岩自知没有办实事的才干,可以稳中取重。
先在翰林熬资历,再去礼部办些差事,激流勇退,不占礼部堂官之位,让后来者居上。
找机会回翰林院,往大学士上奔。
这会很慢,但很稳妥。
以他的追求来说,不高不低的官职也够用了。
稳中求贵的路子是升任最快的。
入阁不容易,出阁却简单。
来回倾轧,你争我打的,站对地方办对事,顶替一个位置不是问题。
史官么,就不讲究什么升迁升任、清贵前程了。
低调、内敛,不起眼,如无意外,会是非常平庸的一生。
谢岩想回翰林院。
兜兜转转还是翰林院,他喜欢看书修书,这个职位也确实够用了。
能入翰林的都是很会读书的人,他在那里也能找到许多志同道合的人聊学问。
前程浅了些,对他来说足矣。
崔老先生点点头,“我想着也是这样。
你到时就多找找你二哥,他挺喜欢你的。
老大么,就不必去了。
他为人奸猾一些。
...
...
...
传闻名门之家华氏有个貌丑口吃的五小姐,爹不疼娘不爱,这还不算,偏偏家族为她指婚的对象还是个渣男,大婚当日,新郎逃婚和三线女明星滚床单弄的满城皆知。本该遭人嘲笑的她,婚宴上玉手一指,给自己抓了个临时替补,完美逆袭。世人这才惊讶,原来五小姐不仅相貌倾城,而且妙语连珠,天资聪慧。隐匿多年,锋芒毕露,天才降世亮瞎世人眼。只是万万没想到,临时替补的新郎竟是个大麻烦。从此华笙夜夜被欺负,某人终于忍无可忍大骂江流,你个王八蛋,说好了是形婚的?江总一脸无辜回道,没错啊,我一直在身体力行的维持这段婚姻,简称行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