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连你们俩也都大了,走吧,去念书吧!”
张希孟拍了拍老三张正邦和老四张明时。
这俩小子背着行囊,一起往前走,他们准备登上火车,先去应天,然后再去济民学堂读书。
张希孟看着俩儿子的背影,怔了怔,怅然若失。
一扭头,去了站台边的摊位上,买了一篮橘子,在火车出发之前,通过窗户,塞了进去。
是老三张正邦接了过来,“多谢老爹了。”
“嗯,好好盯着你四弟,别让他惹祸。”
老三张正邦连忙答应,老四却是绷着脸不说话。
别看是双胞胎,可这哥俩南辕北辙,一个爱说爱笑,特别活泼,一个却是冷着一张脸,说句话简直要了他的命。
不过有一点倒是差不多,就这俩小子学习成绩都极好,老四甚至还要比老三厉害那么一线。
你要知道,在张家这个学霸云集的环境里,能让人说一句好,那该是多高的赞美!
不管你学霸也好,学神也罢,到了张家的门口,老老实实,乖乖站好。
这个门里,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能让你高山仰止,五体投地。
这话丝毫不是夸张。
这些年里,张希孟除了完成几部史书的撰写,还整理了文集,详细论述了民本主张,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另外早些年张希孟还编写了数理化等科目的入门教材。
也就是说,小学生进入校门,就开始被张太师支配。
不过这些还算好,张希孟算是很客气的,他编书都是强调通俗易懂,要照顾各个方面,各个程度的学生。
简言之,张太师负责给大家伙打开一扇求学的大门。
从这扇大门往里面望去,一个五彩缤纷,绚烂多姿的世界,就向你招手了。
然后你就会很不幸地发现,接下来的东西,还跟张太师脱不了关系。
虽说这些教材不是张希孟编纂的,但是需要背诵并默写的玩意,有三分之一,都来自张希孟这里,没办法,谁让这些东西是大明的立国之本,身为大明的学生,不可不知。
尤其是有志向考科举,为国效力的,那就更离不开了。
不但要记下来,还要默写,甚至要做到随便引用,张口就来,没办法,这是你们日后在官场厮混的本钱。
要是连太师的教诲都记不清楚,说不出来,凭什么立足大明朝堂?难道你们不清楚,大明朝的整个官制,都是太师一手打造的吗?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一套官制,才是张希孟最大的成就。
因为当下的大明,处于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
几乎每天,都有全新的变化产生。
传统官吏那种几乎无为而治的模式,完全适应不了。
如果翻开报纸,你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桉子,尤其是财产争端,多如牛毛。
人们彼此之间的冲突,也一下子多了起来。
光看累计的桉子数量,大明朝都差不多到了末世,哪怕唐末,元末,都没有这么吓人。
这种状况,自然是有道理的。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工厂出现,大批的劳动力从农村进入了城市,大明朝的市民数量,迅速暴涨。
...
...
重生在封神大战之前的上古时代,李长寿成了一个小小的炼气士,没有什么气运加身,也不是什么注定的大劫之子,他只有一个想要长生不老的修仙梦。为了能在残酷的洪荒安身立命,他努力不沾因果,杀人必扬其灰,凡事谋而后动,从不轻易步入危险之中。藏底牌,修遁术,炼丹毒,掌神通,不动稳如老狗,一动石破天惊,动后悄声走人。本来李长寿规划中,自己会一直躲在山中平安无事的修行成仙,直到有一年,他的老师父静极思动,又给他收了个师妹回来ps暂时不开新群,五群(1o98711961)壹群(474o95492)2群(836797636)3群(398929196)肆群(1o71o59242)贯彻到底,轻松修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