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45阿里衮父子的算盘(第4页)

不过论圣意,我是比不得他的,他小时候是圣上教养长大,情份不一样。

傅老十别看闷不吭气儿,心里有老主意,咱们就跟他后头走,定不会错。

且看吧。

你说的也有理,露了形迹反是不美,你素来是个好脾气,略加关照着探花儿些就是了。”

皇太后有些担心。

他儿子有五天没翻绿头牌召幸过嫔妃了。

是不是龙体不适啊?还是有什么事儿,心里不顺当。

问皇后,皇后摇头,“皇额娘,媳妇每日也只是在皇额娘这儿见皇上一面儿。”

皇太后叹口气,这任儿媳,论容貌也不输故去的孝贤,偏就是不入儿子的眼。

唉,也难怪,性子实在少些活络,皇太后心道,你就没打发奴才们给皇帝送些汤水问安。

这样简单的小手段,还用哀家教么?

倒是令妃一身浅粉色旗装端端正正的坐着,心里有了主张,自太后跟前儿退下后,便打发贴身侍女腊梅去煲了乾隆最爱的老鸭汤。

自己对镜重施了脂粉,画了个淡淡的妆,乌鸦鸦的发上只插一二玉簪,素雅清爽,肌肤水嫩,看着犹如二十许人一般。

对镜一笑,令妃柔声道,“待汤煲好,给万岁爷送去。

就说,万岁爷日理万机,为国家大事劳碌,妾身不敢打扰,煲了汤,只盼万岁为大清保重龙体,康泰万年。”

冬雪俯身应下。

乾隆合上明瑞的请安折子,哈哈大笑,嘉许的目光望向傅恒道,“筠亭果然是朕的悍将!”

将折子递下去,“你们也瞧瞧。”

今年二月,乌什回族叛乱,乾隆心里正记挂着。

如今八百里加急的平乱奏章送到御前,乾隆自然龙心大悦,瞧着傅恒愈发顺眼。

小春儿不但朝政上尽心尽力,教育出的子侄也个个是朝廷栋梁,也难怪朕瞧见小春儿就高兴啊,一高兴就……

诸人自然少不了歌功颂德一番。

阿里衮同傅恒道喜,赞富察家家教有方。

傅恒自是谦逊,神色却微微柔软,明瑞是他兄长傅文的遗腹子,年方三十,自十八岁便在军营历练,转战沙场,在平定阿睦尔撒纳的叛乱中立下赫赫战功,是富察家不可多得的名将。

“朕想着,让筠亭回来。”

乾隆语气和悦,透出君王的自信,“乌什已平,伊犁如今也已是处处良田,太平人间。

筠亭自十八岁从军,迄今十二载,皆在外为朕效力。

朕也实在想他了,让他回来,任九门提督加正白旗汉军都统。”

乾隆自然没漏过傅恒的神色,傅恒仍是半低着头,只是唇角微向上勾,透出小小的喜悦来,乾隆心中也跟着发暖。

阿里衮问道,“那伊犁将军一职?”

“观音保升任伊犁将军,赐卓里克图巴图鲁。

明亮升任副都统。

其余人等,按例议功,具折奏来。”

乾隆一声令下,大学士们军机大臣们都去忙了,没等傅恒转身便将人唤住,“春和留下。”

傅恒听到了侄子的捷报,心情上扬,眼睛弯弯的,脸怎么着也难板起来。

“高兴了?”

“奏捷之喜,国之喜事,奴才自然高兴。”

傅恒浅笑,领乾隆的情,“奴才也几年没见筠亭了,有些想他。”

乾隆已知傅恒心中所想,笑道,“朕也不忍心筠亭总在外面,若朕没记错,自十八年他一直出征在外,如今尚无子嗣。

他为国征战多年,朕知道他的忠心。

热门小说推荐
不辞春山

不辞春山

卫蓁娇媚动人,出生名门,是长安城一朵不可攀折的娇花。婚事在即,她即将嫁与年轻的太子。太子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无人不道这是一桩好亲事。卫蓁却做了一个的梦原来自己不过是一个话本中的人物,太子另有所爱,娶她别有所求,她的存在只是那二人爱恋的阻拦。最后太子登基,迎娶白月光入宫,卫蓁则成了冷宫废后,早早香消玉殒。话本到这里结束,可梦里一切都在延续。不久王朝更迭,一位少年将军起兵谋逆,攻入皇城,冒天下之大不韪。他入宫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杀了皇帝,娶了卫蓁的牌位。从梦里醒来后,卫蓁出屋,望着自家后院那位时常来找阿弟一同练武的俊美少年,微微出神。祁宴出生高贵,意气风发,鲜衣怒马,是全长安城最耀眼的存在。若无意外,他会如他的父辈祖辈一样,一生戎马沙场,保家卫国。直到那一日,他如往常来友人家做客。春日的微风荡漾,竹帘摇晃,玉佩碰撞声响起。少年转首,看到帘下一道亭亭玉立的倩影走出。春光明灭,女郎冷清美艳,一惯是不喜言笑。却在看到他后,唇角露出了一丝甜润的笑意,极致的明媚。十七岁肆意张扬的少年将军,轻轻愣住,平静回以一笑,耳后却涌起一层淡淡的薄红。他心中有一场春风化成的疾风骤雨,为她摇晃。此后无论春日秋时,都将逆流而上追逐她。那一日,他动了春心。祁宴向来做事光明磊落,直到那日,决心谋划得到那个有未婚夫的冷情女郎。...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